“装配式结构固然是建筑工业化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 但是建筑工业化绝不仅局限于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装配式结构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建”)积极响应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上海市提出的建筑工业化、信息化要求,围绕体制机制建设、标准制定和产业链发展培育等方面加强研究开发,在市政建设中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相对于在市政工程领域应用预制装配式技术的情况,四建在房建项目上起步较晚。2016 年9 月,由上海城投公路集团建设、四建集团承建的嘉闵高架桥梁 JMB2—4 标段正式竣工通车, 这是上海条全预制市政高架道路, 意味着四建在装配式高架桥梁发展上有了“新跨越”。
与传统桥梁施工相比,全预制拼装的嘉闵高架项目更加节能、环保、高效。“市政工程更讲究保障施工安全质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及降低对环境、能耗的消费。”黄轶说道,“基于此,我们在市政工程中大力发展装配式结构。该工程主要有 3 个施工特点。一是高架桥梁预制拼装施工工艺以及工厂化集中加工的工程模式减少了人为因素,标准化设计理念,模块化、流水化操作,提升了质量和精度, 有利于安全质量控制。二是减少了现场作业时间, 不占用道路, 有利于控制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三是增加预拼装化程度, 有利于集约化管理。”
装配式结构在当前发展阶段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缺乏市场统一规范,预制构件标准不一,难以重复利用,增加了预制建筑的生产成本。黄轶指出,“为了更好地推进市政工程, 四建联合其他单位一起专门成立了一家预制构件工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从而反推了整体施工技术、信息技术、自动钢筋成型技术的进步,使加工、运输、储运等等过程都与全预制技术相配套。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手段,为项目所建立的预制工厂,已成为后期一些市政工程集中加工配送钢筋、立柱及盖梁构件的供应点。增加了模具的重复使用率,既节约成本又高效节能。”
黄轶强调,“装配式结构固然是建筑工业化中很重要的领域, 但是建筑工业化绝不仅局限于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是很大的概念,装配式结构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实际上, 装配式概念早就出现了。包括钢筋、机电的加工和安装也都是装配式发展的一个历程。甚至, 在以后, 如果现浇混凝土的建造、储运, 包括配套的脚手模板体系能够做得更工具化、效率更高、集约化程度更高, 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更高, 现浇混凝土也可以作为建筑工业化的一大代表。”黄轶指出,建筑工业化的重点在于构成建筑的各要素都能往节约、集约、高效的方向发展。
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如何更好地应用数字化工具?
数字化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基础。数字化应用是将工地上的很多要素,例如进度、各类资源配置、工地建造的大型机械、主要工种人员、工地场内外环境、交通、水文地质情况等行为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 通过将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成数学模型, 再利用数字化模型进行整合, 去识别出行为特性及可能随之而来的风险。通过数字化工具的应用, 可以极大地提高项目整体效率, 以集约化方式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主要目的都在于节约、集约、高效,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在发展装配式结构时, 智能化是一个目标, 是需要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的, 这也需要时间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