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是近来新兴的一类建筑,其构件的生产、物流和现场作业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产业化特征,是建筑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和环保,构建“两型社会”的有力保障,是建筑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新型建设模式。然而,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仍高于传统住宅的成本;设计存在局限性,缺乏结构体系优化研究;施工技术研发水平落后,复杂构件的安装很难满足精度要求。受限于这些因素,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仍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装配式建筑六大优势
生产效率高。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由预制工厂批量采用钢模生产,减少脚手架和模板数量,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生产形式较复杂的构件时,优势更为明显;同时省掉了相应的施工流程,大大提高了时间利用率,且装配式建筑受季节约束小,可以保证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建筑质量高。传统的现场施工受限于工人素质参差不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而装配式建筑施工则是采用集中预制、统一生产,使混凝土配合比、砂石料冲洗、砂石料的配和比、钢筋数量等因素得到更精准地控制,从而使构件的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节省了大量脚手架和模板作业,节约了木材资源。此外,由于构件在工厂生产,现场湿作业少,大大减少了噪音和烟尘,对环境影响较小。
降低安全隐患。传统施工大部分是在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运输到现场后,由专业安装队伍严格遵循流程进行装配,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并降低了安全隐患。
降低人力成本。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劳动力不足、技术人员缺乏、工人整体年龄偏大、成本攀升,导致传统施工方式难以为继。装配式建筑由于采用预制工厂施工,现场装配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减少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数量近10倍。节省了可观的人工费,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模数化设计,延长建筑寿命。装配式建筑进行建筑设计时,先对户型进行优选,在选定户型的基础上进行模数化设计和生产。这种设计方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对大规模标准化建设尤为适合。此外,由于采用灵活的结构形式,住宅内部空间可进一步改造,延长了住宅使用寿命。
装配式建筑七大缺点
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我国出台了一些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规定,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缺乏层面的、针对性强的相关法规政策。但针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详细、系统的政策制度研究与制定仍然有很大的空白,以全产业链为基础的政策、法规等仍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标准体系不够完善。2015年6月,我国个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出台,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另一部业内重要标聚焦特别策划34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也已在2016年1月正式实施,该标准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但目前和地方还未出台明确详细的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和规程,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尤其是那些与之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多数都处于产品质量标准的空白区。
建造成本偏高。当前,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处于市场摸索阶段,预制构件产量低,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因此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成本偏高。据统计,装配式建筑每平米造价比现浇式建筑高出700~800元。造成装配式建筑成本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预制构件价格、构件运输和吊装安装费用高。由于预制构件工厂的建设一次性投资大,构件产量低,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导致构件摊销费用高。预制构件企业按照工业企业进行课税,预制构件增值税达17%,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
专业人才短缺。我国现在的建筑业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不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要,全国的大专院校基本上没有“预制构件”专业,也没有对技术工人培训的渠道;行业内部相互之间高技术壁垒,阻碍了技术的交流和进步;预制构件的安装对运输、吊装设备的要求较高,而普通的施工队伍,工人素质较低,缺乏施工经验。
配套产业链的缺乏。建筑工业化要求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运营及维护一体化,涉及的企业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构件工厂、施工单位等,上下游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目前设计单位经验不丰富、预制构件企业少,部分企业的生产线开工不足,供应的资源不丰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建造成本提升,限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管理体制落后。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信息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需要现场操作人员手工记录当前的生产状况,待生产完成后再对信息手工统计汇总,显然这种信息管理模式效率很低,与提高对工程的管理效率,实现信息交互共享,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及时还有很大的距离。
认识存在误区。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还未深入到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绝大部分人对装配式建筑尚不了解,也没有切身体会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以及所带来的好处。因此,普通居民对装配式建筑持怀疑态度,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推行和发展。